整車線束一般按照線束所處的位置,如發動機艙、駕駛艙、底盤、頂蓬、車門、行李箱等位置將線束劃分。在莫拉線束多年來的從行經驗看來,整車線束大致可分為車頭線束、車身線束、車位線束及門線束4大類別。
車頭線束:包括發動機艙線束、前燈線束、轉向燈線束、發動機線束、噴油油軌線束、換檔機構線束、發動機接地線束、起動電機電源線線束、蓄電池接地線線束、發電機線束等;
車身線束:包括儀表臺板線束、空調線束、安全氣囊線束、地板線束、頂蓬線束等;
車尾線束:行李箱線束、尾燈線束、倒車雷達線束等;
門線束:左前門線束、右前門線束、左后門線束、右后門線束、背門線束等。
當然,整車線束劃分方法有多種多樣,不能這樣一概而論。如發動機為中置或后置則發動線束、發動機接地線束等線束就不屬于車頭線束了。
同樣,我們將尾燈線束、倒車雷達線束、行李箱線束等線束歸為地板線束的一部分、將空調線束歸為儀表臺板線束的一部分、將噴油油軌線束歸為發動機線束的一部分也未嘗不可。
這里要強調的是:由于安全氣囊、安全帶涉及到駕駛員、乘員的安全性,建議將安全氣囊線束獨立出來,不與其它線束合并為一條線束,且在整車原理設計、電源分配、生產加工、運輸、裝配等環節均需單獨考慮。